山東建筑大學管理工程學院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青年工作號召,借助"青鳥計劃"平臺,組織30多名學生參加暑期返鄉社會實踐活動。目前已有33名學生提交申請,13名學生獲得實習崗位,實習范圍覆蓋全省16個地市,在政府部門、街道社區等基層崗位展現青年擔當。
于江濤:在基層實踐中提升能力
于江濤同學在鎮政府城建部門實習期間,參與了污水治理、工地管理和項目調研等工作。從最初協助整理退役軍人資料,到后來獨立完成工程進度報告,他在實踐中不斷強化專業技能。"過去認為基層工作就是簡單事務,現在才認識到每項政策的落實都需要基層工作者細致執行。"這段經歷使他對基層工作有了全新理解。
萬秀麗:基層歷練中的個人成長
萬秀麗同學在萊陽社區學堂實習期間,運用"共情溝通"方法解決兒童糾紛,將"好書推薦會"調整為互動活動,使參與人數增加60%。她深切體會到基層工作的精細之處,認識到"共情能力"比專業知識更重要,決心探索更有溫度的專業實踐方式。
徐長森:從校園思維到基層思維的轉變
徐長森同學在郭屯鎮政府辦公室實習期間,通過處理公文、組織會議等日常事務,實現了從"學生思維"到"基層思維"的轉變。"基層工作要解決實際問題,不能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他參與組織的"政策下鄉"活動幫助300多戶村民,增強了他對家鄉發展的認同感。
王汝怡:用專業知識促進文化傳承
王汝怡同學在萊陽基層實習期間,克服語言障礙,運用工程管理WBS分析法梳理村落歷史資料,使史料整理效率提高40%。"基層工作比想象中復雜,但正是這種挑戰促進了我的成長。"她表示將繼續探索專業與基層工作的結合點,為家鄉文化保護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