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下午,赫章一中的校園里洋溢著別樣的熱鬧——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王超群教授帶著“特殊教具”走進教室,為這里的同學們帶來了一堂充滿科技感的“星光課堂”機器人自主導航課程。當憨態可掬的機械狗在講臺上完成避障、轉彎等一系列動作時,臺下瞬間響起了此起彼伏的驚嘆聲,孩子們眼中的好奇與向往,在這一刻被悄然點亮。

“大家看,機械狗之所以能自己‘認路’,靠的就是身上的傳感器和內置的導航算法,就像給它裝了一雙‘智慧的眼睛’和一個‘會思考的大腦’。”王超群教授一邊操控機械狗演示,一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機器人自主導航的原理。他特意結合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近年來在智能機器人領域的研究成果,從農業巡檢機器人到家庭服務機器人,用一個個貼近生活的案例,讓抽象的技術知識變得觸手可及。“比如咱們山區的果園,如果用機器人來巡檢,既能減少人工成本,又能精準監測果樹生長情況,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生動的講解讓同學們聽得入了迷,原本有些拘謹的課堂漸漸活躍起來。

“教授,機械狗能爬山嗎?”“如果遇到突發情況,它會自己‘想辦法’嗎?”課堂互動環節,同學們的問題像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有的同學甚至大膽設想:“能不能讓它幫我們背書包、送作業?”面對這些充滿童真卻又暗藏巧思的想法,王超群教授逐一耐心解答,還笑著鼓勵大家:“這些想法都很棒!現在的技術或許還做不到,但你們的想象力就是未來科技的種子,只要堅持探索,總有一天能實現。”
課程結束后,最令人期待的“體驗環節”如約而至。在教授的指導下,同學們排著隊輪流上前操控機械狗:有人小心翼翼地按動遙控器,看著機械狗邁出第一步時激動得拍手;有人嘗試讓機械狗完成更復雜的動作,失敗了就撓撓頭再試一次;還有同學圍在一旁觀察機械狗的構造,小聲討論著“它的腿為什么能靈活轉動”。高一學生李同學興奮地說:“以前只在電視上見過機器人,今天不僅摸到了,還親手操作了,感覺像做夢一樣!原來科技離我們這么近。”

就在同學們與機械狗“親密接觸”的同時,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書記、老師們正與赫章一中的校領導、教師們圍坐在一起,圍繞“科技教育資源共享”“山區學生科技素養培養”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赫章一中校長感慨道:“山區孩子接觸前沿科技的機會不多,這樣的課程就像一扇窗,讓他們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書記也表示,未來將持續推進“星光課堂”系列活動,通過捐贈科普器材、組織線上答疑等方式,讓科技支教的種子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當夕陽透過窗戶灑在教室,機械狗的“腳步聲”與同學們的笑聲交織在一起,這堂特殊的支教課不僅帶來了知識,更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一顆向往科學、追逐夢想的種子。而這份跨越山海的科技傳遞,正悄然改變著山區教育的模樣,讓更多年輕的夢想在星光下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