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在烏蒙山脈環繞的赫章縣,迎來了山東大學“助力黔行”團隊的青年學子。他們帶著知識與熱忱,深入當地社區和學校,開展一系列特色實踐活動,為這片土地帶來新的活力與希望。
文學講座:感悟文字魅力,觸摸時代脈搏7月19日,著名作家葉辛先生為“助力黔行”團隊帶來了一場主題為“文字燈火映烏蒙,捕捉時代的新意”的文學講座。葉辛先生憑借其豐富的創作經驗與敏銳的洞察力,引領學生們走進貴州文學的奇妙世界。他講述著貴州大地上從黔北吊腳樓到黔南梯田的風土人情,從脫貧攻堅奮斗身影到新時代青年追夢足跡的生動故事,坦言貴州的每寸土地、百姓的日常皆蘊藏著創作密碼。
談及貴州文學現狀,葉辛先生既欣慰于近年涌現的展現時代精神的作品,又惋惜本土優秀作家“藏在深閨”。這場講座讓學生們深刻領略到貴州文學的獨特魅力,激發了他們的文學興趣,更使他們對這片土地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與理解。山東大學支教隊員們專注聆聽,紛紛表示深受啟發,意識到支教不僅是知識傳遞,更是對鄉土人文的體察,后續將以細膩視角記錄支教點滴,并引導學生了解本土文學。
深入家訪:因材施教,共筑成長之路7月21日,支教隊員們兵分三路,踏入學生家中。在小付家,支教老師看到他畫本上標準的幾何圖形,得知他數學天賦突出卻因好動常被請家長,且英語薄弱。老師們建議家長為其添置奧數啟蒙書,留下音標卡片,針對性地幫助小付提升。小付也在老師送的筆記本上畫下浙江大學的校門,那是他心中的目標。
同一時間,在小熙家的院壩里,老師和媽媽探討著“優秀生的壓力管理”,建議家長改變關注成績的方式,多關注孩子幫助同學解決難題等方面。在品稀家,針對奶奶輔導孫輩功課的發愁,老師提議讓品稀當妹妹的“小老師”,并留下互助學習表。而在小媛家,針對她的厭學情緒,老師想出用動畫片臺詞當早讀材料的主意,還推薦數獨游戲等幫助她提升對數學的興趣。
家訪過程中,隊員們深切感受到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與期盼,這也更加堅定了他們投身教育扶貧的決心。團隊已依據家訪情況調整教學計劃,增設特色課程,為每個孩子鋪就量身定制的成長之路。
特色課程:拓展知識視野,激發探索熱情“助力黔行”團隊不僅開展常規課程,還精心籌備了一系列特色課程。“奇妙的自動化”“遵義會議精神”等課程豐富多樣,而“兩彈一星”特色課程更是別具一格。在“兩彈一星”特色課上,支教隊員介紹輻射相關知識,面對孩子們“輻射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呢?”這樣好奇的提問,老師耐心解答,在孩子們心中埋下好奇與求知的種子,鼓勵他們勇于探索科學奧秘,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山東大學“助力黔行”團隊的到來,為赫章縣教育事業注入全新活力。他們不僅傳授知識技能,更傳遞愛與希望。相信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赫章縣的孩子們定能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芒。
文|劉春輝
圖|山東大學助力黔行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