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助力黔行”志愿服務隊奔赴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深入開展“七彩假期”愛心關懷活動;顒訛榘仓命c百余名兒童精心打造多元課程,開展深度家訪關懷與長效資源賦能,展現山大學子的時代擔當,助力鄉村教育振興與文化傳承。
一、 多元課程齊綻放,志愿宣講潤童心作為團中央“七彩假期”志愿宣講團成員,為滿足不同年齡段需求,團隊將120余名學生科學劃分為低、中、高年級班,確保教學精準有效。結合赫章縣實際情況,“助力黔行”志愿服務隊精心設置了思想引領、科技創新、藝術素養等七類主題課程,并輔以趣味數學、詩詞朗誦、健康生活及體育拓展等特色內容,致力于五育并舉,促進全面發展。
基礎學科教育趣味盎然。數學課上,志愿者帶領低年級孩子跳起“手指舞”,輕松辨識左右方向;作文課則化身為“變形記”,引導孩子們編織奇幻故事,點燃寫作熱情。
素質拓展課堂亮點紛呈。孩子們親手繪制京劇臉譜,近距離觸摸非遺文化的魅力;在刮畫課堂體驗未知的驚喜;動手制作簡易風箏,在協作中放飛夢想與自豪。
“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引人入勝。通過“視頻+講解+競賽”的模式,志愿者帶領高年級學生重溫我國核事業篳路藍縷的奮斗史,感悟功勛前輩的崇高精神。
學科特色課堂廣拓視野。法學啟蒙課引導孩子們在角色扮演中掌握《未成年人保護法》核心,讓陌生的法律條文變得鮮活易懂。能源環保課講述“一度電的旅程”,結合貴州水電、風電資源,將節能環保意識深植童心。豐富多彩的課程設置,讓孩子們的假期充盈著知識的光芒與快樂的色彩。
二、 筑夢童心暖千家,“共同家園”結對行依托“共同的家園”和“百萬大學生進社區”社會實踐項目,團隊隊不僅聚焦課堂,更將關愛延伸至孩子們的家庭生活。利用周末時間,志愿者們深入學生家庭進行家訪,細致了解他們的生活境況與學習困難。
走訪過程中,志愿者主動向家長介紹國家相關資助政策及當地學校的助學優惠措施,為家庭排憂解難,護航孩子穩定發展。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與部分需重點關注的學生建立了“一對一”或“多對一”的結對幫扶關系,在課后輔導、興趣發掘、生涯規劃等方面提供持續的關心與支持,助力其健康成長。此外,團隊還聯合貴州省山大校友會向參與活動的孩子們贈送了書包、書畫工具、科普書籍等學習用品,傳遞來自山大及社會各界的愛心暖意,以實際行動充實“希望小屋·山大擔當”的內涵,共同建設成長家園。
三、星火相傳筑高地,資源賦能啟未來為實現幫扶工作的可持續性,“助力黔行”志愿服務隊致力于構建教育資源賦能的長效機制。
今年打造的“星光課堂”項目,攜手山東大學機器人中心王超群教授團隊,將高校前沿科技引入黔西北。王超群教授親赴赫章一中,為當地中學生代表講授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知識,巧妙結合山區實際,點燃學子科技夢想。課堂互動熱烈,孩子們好奇提問:“機械狗能爬山嗎?”“能幫我們送作業嗎?”,王教授耐心解答并鼓勵道:“你們的想象力就是未來科技的種子。” 同時,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向赫章縣捐贈的6臺機器人設備已投入使用,使得前沿技術觸手可及,極大拓展了當地學生的科技視野。
知識的力量同樣在匯聚。在貴州省山東大學校友會、山東大學圖書館和離退休工作處的鼎力支持下,團隊聯合向赫章縣捐贈了2500余冊涵蓋童書、文學名著、科普讀物等類別的優質圖書。這些寶貴的知識載體,將搭建起孩子們通往更廣闊精神世界的階梯。團隊的目標清晰而堅定:未來將逐步在赫章縣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山大科技角”和“山大圖書角”,即使山大師生離開,亦能為當地師生留下持續閃耀的“點點星光”。

活動開展期間,貴州省山東大學校友會會長與隊員們進行了親切交流,鼓勵大家努力學習、認真實踐,展現山大學子的優良風采。千里連魯黔,四載情彌深;星火燃希望,黔行潤童心。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助力黔行”團隊已連續四年扎根赫章,累計服務1167名兒童。這支融合多省籍、多學科的隊伍,未來將繼續秉持“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依托社會實踐項目與宣講平臺,將知識、關愛與希望的種子深植貴州大地,以青春之筆奮力書寫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
文丨郝倩婕
圖丨山東大學助力黔行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