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助力黔行”志愿服務隊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堂“法治+健康”雙軌課程。這場融合法治宣傳與生活健康知識的創新教學,在孩子們好奇的目光和歡聲笑語中展開,為他們筑起堅實的守護屏障。
法治課堂:神獸開篇,童聲立約
法治之旅始于古老威嚴的神獸“獬豸”。志愿者講述那辨是非、識善惡獨角獸的傳說時,臺下一雙雙清澈的眼睛充滿驚奇。“法院門口就有它的雕像!它能識別壞人!”孩子們興奮交流著,“規則”在他們心中有了神奇而可感的形象。志愿者巧妙地將《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核心融入情景互動:面對侮辱性綽號,孩子們學會了堅定地說“不”;提及校園欺凌,一只只小手高高舉起,認真答道:“要告訴大人!”110報警電話在模擬演練中變得熟悉。對于網絡風險,結合“游戲打賞”的真實案例,孩子們齊聲回應:“花錢一定要問爸媽!”冰冷的法律條文,就這樣化作孩子們清晰的自我保護意識,在點頭與眼神的交匯間生根發芽。

醫學列車:識“毒”避險,童言護身
課堂隨即駛入“醫學列車”站臺。志愿者指著圖片警示:“看,這種鮮艷的蘑菇是漂亮的‘壞家伙’!”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辨識,安全口訣在生動講解中深入人心:“不認識的蘑菇不采,隔夜的野生菌不吃!”針對山區冬日煤爐取暖隱患,課堂化身為“安全屋”。志愿者演示安全操作,孩子們則扮演“偵察兵”,學習識別一氧化碳中毒的“信號”——頭暈、惡心,并響亮練習口訣:“開窗通風、立刻離開、大聲求助!”討論誤服藥物等意外時,孩子們的熱情被點燃:“老師!我知道喝生雞蛋能保護喉嚨!”小臉洋溢著分享的驕傲。討論聲、歡笑聲此起彼伏,安全知識在伙伴間的交流中閃光。

課程落幕,法治的盾牌與健康的防線已在童心中悄然樹立。孩子們蹦跳著分享收獲:“我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了!還有,那些花花綠綠的蘑菇可不能亂碰,它們可能藏著毒呢!”稚嫩的話語中,蘊含著守護自我的智慧。夕陽映照下,他們雀躍的臉龐和眼中閃爍的光芒,正是知識穿透懵懂后煥發的希望。法治與健康的種子,已在金銀山的沃土悄然播下,靜待萌發出守護未來的新綠。
文丨郝倩婕
圖丨山東大學助力黔行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