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團隊在蘇州圖書館北館開展“繪本+創意·解鎖閱讀新玩法”實踐活動。團隊大學生依托館內繪本資源,通過手工制作、漫畫創作、劇情續寫等形式,引導兒童將閱讀體驗轉化為創意表達,在實踐中探索“閱讀+實踐”的融合路徑。
8月17日上午,蘇州圖書館北館的創意工坊里,“紅心研墨”團隊的志愿者們正協助孩子們用彩紙制作《彩虹色的花》中的花朵造型。這是團隊結合館內同名繪本設計的創意延伸活動,旨在讓孩子們通過動手實踐深化對故事的理解,同時感受圖書館不僅是讀書的地方,也是創意實踐的空間。
活動前,團隊從蘇州圖書館北館的兒童繪本區精選了5本適合創意延伸的書籍,每本書配套設計了2-3個實踐環節!逗灭I的毛毛蟲》對應“水果拼貼畫”,孩子們用圖書館提供的彩色卡紙拼出毛毛蟲吃過的食物;《小黑魚》搭配“集體創作漫畫”,大家分工畫出不同場景,最終拼合成完整故事;《愛心樹》則開展“感恩卡片”制作,孩子們將想對家人說的話寫在卡片上,這些卡片后續將由圖書館代為寄出。
實踐中,志愿者們注重引導孩子們結合繪本內容進行創意發揮。在制作《三只小豬》的“房屋模型”時,有孩子提出“要給房子加一個游泳池”,志愿者沒有否定,而是詢問“游泳池能給小豬們帶來什么幫助”,讓創意既源于故事又高于故事。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也特意提供了廢舊紙箱、瓶蓋等材料,鼓勵孩子們踐行“環保創意”理念。
為了讓創意成果更具展示性,團隊利用圖書館的“兒童作品展示墻”舉辦了小型成果展。孩子們的手工作品、漫畫創作整齊排列,旁邊標注著對應的繪本名稱和創作思路。路過的讀者紛紛駐足觀看,有家長拿出手機拍照,說:“沒想到讀繪本還能有這么多玩法,下次要帶孩子來試試。”
活動期間,大學生們也在不斷優化流程。起初,材料分發環節有些混亂,團隊便借鑒圖書館的“分區管理”模式,按活動類型劃分材料區,讓孩子們按需取用;發現部分孩子創意受阻,志愿者便引導他們翻閱圖書館相關繪本尋找靈感,“看看這本書里的小動物住什么樣的房子,或許能給你啟發”。這些細節調整,讓活動效率顯著提升。
8月17日下午,團隊組織了“創意分享會”,孩子們輪流介紹自己的作品和創作想法。有孩子拿著《小鼴鼠的春天》的續畫圖說:“小鼴鼠后來找到了一片花園,里面有很多花。”志愿者趁機引導:“我們可以去圖書館的植物類書架,看看這些花的名字哦。”這種將創意與館藏資源結合的方式,讓孩子們對圖書館的功能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活動結束時,志愿者們將孩子們的作品拍照存檔,制作成電子相冊發給家長,并附上圖書館的“創意閱讀推薦書目”?粗⒆觽儙е删透须x開,志愿者們深刻體會到:在圖書館開展創意實踐,不僅能讓閱讀更生動,更能讓孩子們愛上這個充滿知識與靈感的空間。
結語:“紅心研墨”團隊在蘇州圖書館北館的繪本創意延伸實踐,為兒童閱讀教育提供了新視角,也讓大學生在服務中提升了創新實踐能力。此次活動證明,公共文化場所是開展實踐教育的優質平臺,青年學子通過發揮專業所長、結合場所特色開展服務,既能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內容,也能在實踐中實現自我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