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團隊在蘇州圖書館人民路館開展《三只小豬》主題兒童英語繪本活動,將語言學習與價值觀引導融合,大學生志愿者也深化了對教育價值的理解。
活動現場的布置暗藏“教育密碼”:入口處的“勤勞小豬”打卡墻上,貼滿孩子們手寫的“我的小目標”;互動區的“材料對比臺”不僅擺放著稻草、樹枝、磚塊,還標注著“認真”“偷懶”“堅持”等關鍵詞。“紅心研墨”志愿團隊的大學生們認為,英語繪本活動不應只教單詞,更要傳遞成長道理。為此,他們在籌備時特意增加“價值觀滲透”環節,比如在詞匯卡背面寫上對應的品質標簽——“brick”對應“堅持”,“straw”對應“敷衍”。
封面解讀環節,志愿者們沒有直接講劇情,而是引導孩子觀察細節。“大家看,小棕豬蓋房時在笑,小黑豬卻在流汗,這是為什么?”志愿者張同學用中英雙語提問。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回答:“小棕豬覺得蓋房很簡單”“小黑豬想蓋結實的房子”。志愿者順勢介紹:“作者約瑟夫·雅各布斯想通過故事告訴我們,做事要像小黑豬一樣認真哦!”隨后,她讓孩子們在打卡墻上貼上自己的目標,有孩子寫“要像小黑豬一樣認真畫畫”,有孩子寫“不學小棕豬偷懶”,這些稚嫩的字跡讓大學生志愿者們感受到價值觀傳遞的可能性。
共讀環節,志愿者們注重“情感引導”。朗讀時,他們用語氣區分角色態度:讀小棕豬蓋房時語氣輕松,讀小黑豬蓋房時語氣堅定,讀大灰狼來襲時語氣緊張。每讀完一段,便用簡單英文提問:“Is Browny working hard?”“Should we learn from Blacky?”引導孩子在判斷中強化認知。當讀到稻草屋被吹倒時,一個扎羊角辮的女孩著急地說:“誰讓他不用心蓋!”這種自發的評價讓志愿者們欣慰:價值觀正在悄悄扎根。
角色扮演環節,志愿者們特意加入“蓋房難度”設計:演小棕豬的孩子只需用稻草搭個簡單框架,演小黑豬的孩子則要用積木一塊塊“砌磚”。扮演小黑豬的男孩滿頭大汗地搭完房子,自豪地說:“我的房子最結實!”互動問答時,志愿者問:“Why is Blacky the smartest?”男孩認真回答:“Because he works hard!”(因為他努力),這個回答超出了預期,連一旁的家長都忍不住鼓掌。大學生志愿者們在一旁記錄時感慨:孩子對“認真”的理解,比我們想象的更深刻。
游戲與兒歌環節,“價值觀”依然是隱形主線。“擊鼓傳花”時,拿到花束的孩子要分享“一件自己認真做的事”,有孩子說“認真拼完了積木”,有孩子說“幫媽媽認真掃地”。志愿者們用英文重復“good job”“well done”,讓積極行為得到強化。結尾的兒歌《Work Hard, Little Pig》歌詞里,“work hard”“be strong”等表達與故事主題呼應,孩子們邊唱邊做“努力干活”的動作,價值觀在韻律中自然深化。
活動最后,志愿者組織“故事啟示”討論會。孩子們的回答樸素卻直擊核心:“要像小黑豬一樣不怕累”“蓋房子不能偷懶”。一位家長在反饋表中寫道:“孩子回家后主動整理了玩具,說‘要學小黑豬認真做事’,這比背會單詞更有意義。”大學生志愿者們在總結會上說:“我們教的是英語,傳遞的是生活態度。”這場實踐讓他們明白,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而他們正是那棵努力搖動的樹。
此次活動證明,語言學習與價值觀培養可以自然融合。未來團隊將挖掘更多經典故事的教育價值,讓英語繪本成為傳遞成長力量的載體,大學生志愿者也將在實踐中,持續探索“育分更育人”的教育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