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藥都雅韻漫尋史脈,數字星河煥啟振興踐——淮師學子赴亳州進行暑期“三下鄉”七月的亳州,藥香彌漫,古韻悠長。為了深刻體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藥現代化、產業化,推進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12日至7月15日,淮北師范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藥都雅韻漫尋史脈,數字星河煥啟振興”實踐團隊奔赴“中華藥都”亳州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們循著歷史脈絡探訪中醫藥文化根脈,依托數字技術探尋產業振興新路徑,在藥香與數據的交織中,見證了亳州在中醫藥傳承創新道路上的堅實步伐。
訪館尋蹤,觸摸千年藥脈7月12日上午,團隊首站踏入亳州市博物館,館內斑駁的文物與詳實史料,展現出亳州作為中醫藥文化發源地的千年歷史。從新石器時代的藥用植物遺存,到漢代華佗“刮骨療毒”的典故場景,再到明清時期藥商云集的市井復原,團隊成員們深深感受到中醫藥文化在此地的深厚底蘊。每一件展品都是歷史的見證,讓團隊成員明白中醫藥不僅是醫術,更是融入民族血脈的文化基因,傳承其精神,正是守正的根基。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亳州市博物館(數學與統計學院 黃雪供圖)
7月12日下午,實踐團隊走進華佗亳州中醫藥文化展館,在實物與圖景的交融中,探尋亳州中草藥文化脈絡。“亳州中草藥產業發展歷程”展區如時光長廊,串聯起古今:泛黃古藥鋪賬本,留存明清亳芍、亳菊等道地藥材的經營印記;現代產業圖譜,則彰顯發展成果——120萬畝種植面積、1200余家加工企業,構建起育種到流通的完整產業鏈,2024年超2100億元產業規模穩居全國前列。講解員介紹,作為全國最大中藥材集散地,亳州借國際中醫藥博覽會聚全球30余國客商,“亳州四寶”憑地理標志認證成品質名片,而國家級市場、檢測中心與全產業鏈追溯體系,更讓每批藥材“出生地”“成長記錄”清晰可查,盡顯這座“世界中醫藥之都”的產業厚度與傳承溫度。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華佗中醫藥文化展館(數學與統計學院 端瑞供圖)
7月13日上午,在亳州中醫藥文化館,團隊成員走進亳州中醫藥文化館,在郎中之根保護傳承夏小輝館主的帶領下,參觀了《本草綱目》《傷寒雜病論》等經典醫書復刻本。同時,館主現場演示通過色澤、氣味、質地辨別藥材真偽的方法,加深了隊員對藥材“道地性”的認知。在“古籍醫書展區”,清代手抄本《華佗神醫秘傳》、明代刻本《本草品匯精要》等珍貴文獻展示了中醫藥的歷史傳承,館主結合亳州藥膳文化講解“藥食同源”理念,直觀呈現中醫藥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這次參觀,讓團隊不僅深刻認識到傳承中醫藥文化的重要性,更透徹理解到中醫藥學凝聚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與實踐經驗,其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它的當代價值正愈發鮮明地展現出來。
圖為館主為實踐隊員講解中醫藥知識(數學與統計學院 胡宇航供圖)
實踐體驗,傳承藥都雅韻7月13日下午,中醫藥傳承者夏小輝與實踐團隊成員相聚,以一場生動的義診交流開啟文化傳承之旅。“望聞問切承古韻,一針一藥寄初心。”他指尖輕搭隊員腕間,凝神辨別脈象浮沉,時而詢問飲食作息,時而觀察舌苔氣色,隨后結合每個人的體質,細致講解“氣血調和”“陰陽平衡”的中醫理念,從四季養生講到情志調節,將晦澀的醫理化作貼近生活的叮囑。“中醫不僅是治病的學問,更是教人順時守常的生活智慧。” 夏小輝囑咐各位成員“起居有常、飲食有節”。這場面對面的交流,讓隊員們在脈息的律動中觸摸到中醫“治未病”的哲學,更深刻理解:傳承者的指尖不僅握著診脈的力道,更托舉著讓中醫藥融入當代生活的溫度,而這份貼近生命本真的關懷,正是傳統文化生生不息的密碼。
圖為館主為實踐隊員體驗中醫問診(數學與統計學院 李思彤供圖)
“一草一木皆良藥,一花一葉蘊匠心。”7月14日,為親身感受中醫藥文化的魅力,團隊來到中藥手串傳承體驗中心“同香谷香鋪”。在專業指導下,隊員們挑選艾草、薄荷、丁香等具有安神、驅蚊功效的干燥藥材,經篩選、晾曬、穿繩等步驟,制作出獨具特色的手串。傳承者道:“揉搓著散發清香的藥材,能觸摸到中醫藥與生活的緊密關聯,這種傳承方式,是對‘守正’最生動的體現。”此次體驗將藥材功效與傳統工藝相融合,讓隊員們在動手實踐中體會到中醫藥“藥食同源、日用即道”的智慧,更以年輕化、生活化的形式為傳統文化傳承注入了鮮活活力。
圖為團隊成員體驗中藥手串傳承(數學與統計學院 黃雪供圖)
7月15日,實踐團隊走訪全國最大中藥材專業市場——中國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在市場內,2800余種中草藥在數千個攤位整齊陳列,亳芍、亳菊等道地藥材的氣息交織彌漫,商戶們有序開展交易,現場人聲鼎沸。團隊在走訪中了解到,亳州道地藥材兼具歷史傳承與現代發展特質,如亳芍作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既延續千年種植技藝,又融入科學管理與現代化種植技術。商戶們對藥材歷史、品種特性及文化內涵的熟稔介紹,展現出當地中草藥文化的深厚根基。正如一位老商戶所說:“亳州的藥香飄了千年,靠的就是一輩輩人的堅守和熱愛。”而這份堅守與熱愛,也將通過青年一代的傳播,讓“世界中醫藥之都”的名片更加閃亮。此次走訪讓團隊真切感受到了亳州中草藥文化的生命力和亳州中草藥產業的繁榮活力,以及傳統文化在市場流通中的鮮活傳承,為進一步傳播中醫藥文化提供了實踐依據。
圖為團隊成員在康美中藥城合影(數學與統計學院 黃雪供圖)
此次亳州之行,從亳州市博物館里觸摸中醫藥文化的歷史根脈,到華佗中醫藥文化展館中感受神醫故里的智慧傳承;從中醫藥文化館里細品本草典籍的千年韻味,到康美中藥城見證藥都產業的蓬勃活力——三下鄉團隊的腳步,串聯起亳州中醫藥文化“從歷史走向當下、從文化融入生活”的完整圖景。隊員們在藥材的芬芳里讀懂堅守,在商戶的自豪中看見自信,在古今對話里領悟傳承。
“每一處走訪都是一次文化的浸潤,每一次聆聽都是一份責任的傳遞。”未來,隊員們將帶著這些鮮活的見聞與深刻的感悟,通過調研報告、校園宣講、新媒體傳播等方式,把亳州中醫藥文化的歷史厚度、產業熱度與人文溫度講給更多人聽,讓青年力量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的紐帶,讓“世界中醫藥之都”的故事在更廣闊的天地間流轉,讓千年本草的芬芳持續浸潤時代人心。
(文:端瑞 胡宇航 黃雪/圖:黃雪 李思彤 端瑞 胡宇航/審核:孫可意 徐聰慧/審校:張東杰/終審:吳守寶 卓澤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