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師范大學學子赴蕭縣多維賦能筑夢前行2025年7月3日,淮北師范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赴蕭縣多維賦能筑夢鄉行”團隊在蕭縣開展系列實踐活動,他們走進葡萄園助力農業推廣,向書畫作家深入學習并宣傳書畫文化,返回高中母校分享成長經驗,以實際行動展現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漫步葡萄園,體驗農耕滋味,感悟勞動價值團隊首先來到城郊葡萄園, 在綠意盎然的藤蔓間開啟實踐第一站。
隊員們先是跟隨農戶學習辨別夏黑葡萄的成熟度,綠晶晶的葡萄還未成熟,紫瑩瑩的葡萄快要成熟,黑黢黢的葡萄完全成熟。
隊員們發現這些掛著白霜的葡萄都被套著紙袋,原來是為了阻隔病蟲侵害、減少環境污染、優化色澤口感。農戶也為隊員們介紹了套袋的具體操作,如套袋時手不可觸碰到葡萄,以及套袋后該如何系袋。如今,葡萄套袋也已成為標準化種植的“標配”,這層薄薄的紙袋既是果實成長的“守護者”,也是現代農業科技與匠心種植的縮影。
通過與農戶交流,隊員們了解到葡萄從育種、修剪到防蟲采摘的全過程,每一串葡萄背后凝結的辛勞。此次參觀不僅讓大家親近自然,感受田園之美,更讓尊重勞動,珍惜成果的理念深植心中。
圖為小隊成員參觀葡萄園(數學與統計學院 陳悅供圖)
研學行書藝,聆聽名家點撥,傳承筆墨精髓為提升書法素養,傳承傳統文化,宣傳蕭縣“書畫之鄉”的名號,隊員們專程來到當地高中,向老師一起學習行書。
書法老師現場示范了行書“筆勢連貫,氣韻生動”的特點。隊員們圍站在旁凝神觀察老師手腕的轉動,墨色的濃淡變化,時不時提筆臨摹,積極提問,將重點記在紙上,刻在心里。在筆墨揮灑間隊員們感受到了行書的流暢之美與藝術張力,老師也針對隊員們的習作逐一指導,糾正運筆角度與節奏把控的細節。墨香彌漫的書法室里,紙張摩擦的沙沙聲與老師耐心指導的話語,交織成了最動人的學習旋律。
此次對行書的學習,不僅讓大家的書法技藝得到提升,更激發了對傳統書畫文化的熱愛,觸摸到書法背后的文化脈絡,為蕭縣“書畫之鄉”的文化傳承注入青春活力。老師最后為隊員們講述行書的道理:“行書是中國人中庸之道的體現——不疾不徐,張弛有度。學好筆法,更能在筆墨中悟出人生節奏,讓傳統書法活在當下。”
圖為小隊成員學習書法(數學與統計學院 陳悅供圖)
來到校園,分享成長心得,助力學生前行帶著實踐中的感悟與收獲,隊員們來到蕭縣實驗高級中學龍耘校區,與學弟學妹們開展面對面交流。
隊員們結合自身經歷,分享高效學習方法,備考心態調整以及大學生活規劃等實用內容。在問答環節中,隊員們回答了學弟學妹們“如何學好某門學科”以及“大學生活是什么樣子”等十分關注的問題。隊員們以“過來人”的身份耐心解答疑問,將經驗揉進故事里,讓答案變得具體可感,鼓勵大家明確目標,腳踏實地。這些真摯的分享,讓學弟學妹們倍受鼓舞,臉上的笑容也更加明媚,使這份成長的力量得以薪火相傳。
臨別時,隊員們在黑板上寫下對學弟學妹們的真摯祝福和勵志名言,窗外的夕陽見證著這場溫暖的傳承,這份向上的力量,正沿著時光的脈絡,不斷傳遞,生生不息。
圖為小隊成員到高中分享學習經驗(數學與統計學院 陳悅供圖)
從田園到書桌,從實踐到分享,學子們在多元體驗中豐富自我、傳遞價值,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成長路徑——在行走中學習,在學習中傳承,在傳承中反哺,讓青春的足跡遍布更有意義的角落。
(文:陳悅/圖:王同濟 陳悅/審核:王慧/審校:張東杰/終審:吳守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