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南寧學院“不孤”薪火相傳實踐團赴柳州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17名師生深入紅色教育基地、工業展館和基層社區,開展了一場富有深度的實踐之旅,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
紅色足跡:在歷史回響中筑牢信仰根基
實踐團先后走訪桂南會戰檢討會舊址、柳州烈士陵園、解放紀念碑等紅色教育基地。在桂南會戰檢討會舊址,成員們通過歷史文獻深入了解中國軍隊浴血奮戰的歷程;在柳州烈士陵園,同學們懷著崇敬之心擦拭墓碑、重溫入黨誓詞,當讀到有的先烈犧牲時年僅17歲,無不為之動容;在鹿寨紅色文化陳列館,成員們系統學習了鹿寨人民的百年奮斗歷程。
圖一為實踐團成員在柳州烈士陵園的合照
在鹿寨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實踐團聆聽了烈士家屬和退役老兵的親身經歷。在江口鄉烈士陵園,93歲的莫兆明老人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動情講述1950年剿匪斗爭中烈士們的英勇事跡,讓歷史在同學們心中變得鮮活而深刻。
薪火相傳:在實踐淬煉中彰顯青年擔當
在柳州工業博物館,實踐團成員主動擔當講解員,為前來參觀的小學生講述工業發展背后的奮斗故事。這一“大手拉小手”的場景,成為實踐活動中最溫暖的畫面,展現了青年一代傳承紅色基因的自覺擔當。
實踐團還專程拜訪了堅持升旗27年的抗戰老兵梁樂。清晨,隊員們與梁樂老人共同舉行升旗儀式,聆聽他“人到哪里,國旗就到哪里”的樸素誓言。這份跨越代際的精神傳承,深深震撼了每個隊員的心靈。
圖二為實踐團成員和老兵梁樂舉行升旗儀式
實踐感悟:在學思踐悟中凝聚奮進力量
返校后,實踐團召開總結分享會。成員們紛紛表示,通過此次實踐,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從書本走向現實,對家國情懷的感悟從概念變為具體。“我們將把這次實踐的收獲轉化為勤奮學習、服務社會的強大動力,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在隊長的帶領下我們還展開了“烽火守魂,匠心筑夢”的下班宣傳活動。實踐團成員積極回應同學們的問題,激發同學們對守護紅色文化的認識。
圖三為實踐團成員在班級宣傳紅色文化精神
此次“三下鄉”活動是南寧學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學生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在奉獻中實現價值,充分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
紅色基因,薪火相傳。南寧學院“不孤”薪火相傳實踐團的學子們正將此次收獲轉化為前進動力,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續寫更加絢麗的青春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