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深入了解當前社會數字化轉型需求,西安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組建了“AI啟明”社會實踐隊。實踐隊結合專業優勢,于7月20日至25日前往渭南韓城市開展“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顒又荚谕ㄟ^知識科普、操作演示和互動體驗等方式,將AI技術帶入社區,服務不同人群,并借此機會增進隊員們對國情、社情、民情的了解。
精準調研需求,繪制認知圖譜。實踐隊從西安出發,深入韓城市龍門鎮下礦社區、豐裕路社區等地,通過問卷調查、面對面訪談等方式,掌握不同群體的AI認知特征。調研發現部分老年人存在"操作恐懼",青少年渴求實踐資源,社區工作者面臨工具應用淺層化等問題。這些都反映了數字時代的認知鴻溝,實踐隊員深刻體會到科技普及需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分眾化策略。
實踐隊在公園進行調研
創新宣講形式,破解普及難題。團隊針對不同群體設計差異化方案:為社區工作者演示AI在信息統計、會議記錄中的提效應用;帶老年人體驗語音助手查詢天氣、設置吃藥提醒等生活功能;為青少年設計"看圖猜AI"等互動游戲。通過這種分層分類的宣講策略,有效提升了不同群體對人工智能技術的認知度和接受度。
實踐隊成員對青少年進行宣講
構建長效機制,夯實服務根基。為延續實踐成果,團隊與豐裕路社區、北莊社區聚焦"AI+基層治理"和青少年啟蒙教育進行了深入交流。此次交談,標志著實踐隊在韓城的服務網絡進一步拓展,校社攜手共育人才、服務社區的橋梁更加堅實。
實踐隊在社區深入交流
深化實踐感悟,傳遞科技火種。為進一步深化實踐感悟,讓科技火種傳遞到更多人心中,社會實踐隊組織開展了心得分享會。指導教師王老師談到:"真正的科技惠民,需要把專業術語翻譯成生活語言,把算法代碼轉化為民生福祉。"這些來自基層的鮮活案例,成為實踐隊員們成長道路上最生動、最珍貴的教材。
實踐隊進行心得分享會
在AI技術普及實踐中,隊員們深刻體會到"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的深刻內涵。西安理工大學"AI啟明"實踐隊將繼續秉持"分類施策、長效賦能"的理念,讓AI技術的星火照亮更多角落,為數字中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作者:李娜 薛艷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