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戰略的指引下,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山水經行”團隊于7月22日—24日踏上了探索與實踐的征途,將目光投向了江西省上饒市樟澗村,旨在通過實地考察,深入學習當地在生態環境治理與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方面的成功經驗。
生態為筆,繪就樟澗新畫卷樟澗村,一個坐落于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的小山村,近年來通過發展民宿經濟和生態農業,實現了從“留守村”到“流量村”的華麗轉變。團隊初至,便被其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所吸引。青山環繞,綠水潺潺,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這里的綠水青山不再是貧窮的代名詞,而是成為了村民們致富的金山銀山。
圖 1為樟澗村一隅的美景 王碩攝
樟澗村的生態治理給團隊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蔥郁的森林植被,猶如大地的綠色披風,彰顯著多年來精心的守護;清澈的溪流,魚兒嬉戲,水鳥歡歌,訴說著水生態的平衡與和諧。村里實施了一系列生態保護措施,如垃圾分類、污水處理、綠化種植等,確保了村莊環境的整潔與生態的平衡。村民們也自覺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來,形成了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
為獲取更全面的信息,團隊成員與當地村民展開了深入的溝通交流。
問計于民,共譜生態和諧曲村民們熱情而真誠,紛紛講述著樟澗村的生態變遷故事。村民張大媽介紹道,為了治理生態環境,村里組織了定期的河道清理工作,大家齊心協力,讓原本有些污濁的河道重新恢復了清澈見底的模樣。在山林保護方面,成立了護林小組,嚴格限制亂砍濫伐,還積極進行植樹造林,使得森林更加繁茂。
在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方面,村民們自豪地分享著經驗。村民李大爺說,村里打造了生態農產品品牌,嚴格按照綠色標準種植和養殖,這些農產品在市場上深受歡迎,價格也比普通產品高出不少。此外,利用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民俗文化,發展鄉村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帶動了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圖 2為團隊成員與村民李大爺交流 王碩攝
在與樟澗村村民的交流中,團隊成員了解到,村里的民宿經濟不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更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與外界交流的樂趣。村民們通過經營民宿,傳播當地的文化、售賣當地生態產品,經濟收入得到很大的提高。
生態賦能,開啟發展新篇章更令人矚目的是,樟澗村在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依托獨特的自然風光,樟澗村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特色民宿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農家樂里,美味的農家菜肴讓游客們流連忘返;土特產商店中,各類生態農產品備受青睞。
圖 3為樟澗村民宿街一角 王碩攝
樂美民宿老板娘熱情地向團隊成員介紹:“咱們這兒的生態治理啊,那可是下了大功夫!以前,這河里的水渾濁得很,垃圾也不少。后來政府組織大家一起清理河道,還安排了專人負責監督,不允許亂扔垃圾,這水才慢慢變清了,現在都能看到魚兒游來游去。山上呢,以前有些人為了賺錢亂砍樹,現在可不行啦,有護林員天天巡邏,還號召大家一起種樹,這山變得越來越綠,空氣也越來越好。而且村里還特別重視垃圾分類和污水處理,家家戶戶都發了垃圾桶,污水也都統一處理,不再隨便排放。這生態環境一好啊,來咱這旅游的人就越來越多,我的民宿生意也跟著紅火起來啦!”
此外,樟澗村還積極探索生態與文化的融合,舉辦各類民俗活動,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感受當地深厚的文化底蘊。
實踐方出真知,規劃未來行動生態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根基,是最為珍貴且不可替代的財富。在當今時代,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之路,我們才能夠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讓大地處處充滿生機與活力,為子孫后代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通過此次調研,團隊深刻感受到了樟澗村生態治理與產業發展的獨特魅力和發展潛力。團隊成員認識到,要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生態全面治理,必須充分發揮地方特色優勢,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實現經濟與生態的雙贏。
圖 4為民宿老板向團隊成員介紹當地生態治理情況 王碩攝
展望未來,“山水經行”團隊將把此次調研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積極為樟澗村的生態治理與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團隊相信,在青春的道路上,只要勇于探索、敢于實踐、不懈奮斗,就一定能夠為鄉村振興及生態治理 貢獻出屬于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