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區未成年人
心理輔導站
呵護未成年人向陽成長
一、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正式啟用
為響應二十大報告精神,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及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同時,呼應我校重視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戰略,為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更多的實踐實戰機會,打招全方位應用型人才。馬尾區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實踐基地再次啟用。
二、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簽約儀式
院地合作共促發展,馬尾區文明辦與陽光學院于在馬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023年4月17日簽訂了(“陽光成長”心理健康輔導項目合作協議)合作儀式。簽約儀式由馬尾區委文明辦劉文光副主任主持。馬尾區委文明辦主任王宏代表中共馬尾區委文明辦,陽光學院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院長林麗卿代表陽光學院簽訂協議。
簽約儀式上,區委文明辦還為陽光學院謝履羽副教授、張昕主任授予馬尾區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顧問和輔導老師的證書。儀式結束后,由馬尾區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負責人吳賽弟老師協調,陽光學院8名學生志愿者與馬尾區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骨干心理咨詢師志愿者實現了一對一對接。最后,雙方對馬尾區接下來的未成年心理工作進行了討論交流。
三、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工作內容
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由心理學副教授謝履羽和張昕主任為工作室常駐指導,共打造8名少兒成長陪伴師:包括蘇樺鈺、郭夢凡、王青、黃慧嫻、吳佳欣、李俊杰、劉翔宇和蔡楷樂,其中蘇樺鈺同學為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隊長,郭夢凡同學為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副隊長組建輔導站大學生心理服務隊(12人),1個大學生陪伴1個未成年人及家庭,每周1會開展為期1年的心理值班工作。
8名少兒成長陪伴師,每周末在輔導站守候,每周天上午9:30-11:30和下午15:00-17:00。每次值班2個小時,每次2人一起值班,每周4人。且8名少兒成長陪伴師接受輔導站輔導老師和大學老師雙方共同督導,保證志愿服務合法合規及專業化。
四、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
開啟正式工作
目前,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中心已于馬尾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積極展開活動,少兒成長陪伴師在值班期間除日常值班工作,還開展了一系列讀書會,茶話會等一系列活動進行交流學習。
1)茶話會
茶話會通過輕松愉悅的氛圍,促進師生交流互動。大家暢所欲言,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見解,增強彼此之間的了解與信任。茶話會交流主題有:中國式家庭;如何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什么時候意識到及時止損;什么是生活中免費的快樂等等。與老師和同學交流學習最近的心得體會以及困惑,有效促進了少兒陪伴師們的成長。在參加茶話會不僅提供了一個輕松,舒適的社交環境,也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和傳承了傳統文化。
2)讀書會
讀書會是一種集體智慧,集體學習的過程。目前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共開展了:《我們仨》、 《活著》、 《自卑與超越》、《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高敏感是種天賦》等多場讀書交流會。參與讀書會讓師生在集體中分享知識,交流思想,從而更好得發揮了閱讀的價值,讓大家深刻體會到了知識的魅力,激發了大家的學習熱情。參與讀書會,也增進了了成員之間的有一和相互理解。在交流中,我們不僅分享知識,也可以分享生活,從而讓彼此之間更加了解。
3)值班實踐
在心理值班實踐中,同學們對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現狀問題也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和觀點,以親身實踐體驗到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的現狀,為同學們未來的職業規劃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同學們也通過自己的思考與想法,提出了合理化的可行建議。極大的鍛煉了同學們的實踐思考能力。
從學校深入到地方心理輔導站,將書本上的知識應用于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同學們的實踐經驗,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以及如何與人更好的交流,如何應對突發情況,增強專業的實踐技能和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