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壹品印象·“鄭”新鄉村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為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助力國家新農村建設,大連理工大學壹品印象社會實踐團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為期五天的鄉村振興調研活動。
敬終慎始,三思而行 團結高效的團隊,詳實縝密的計劃,是一次實踐得以順利進行的基礎和保證。本次實踐將著眼于我國目前的鄉村振興工程,立足于河南鄉村,通過線下走訪+線上調研的方式,從不同維度體會感悟我國鄉村振興建設中取得的成果。
懷研習之心,尋振興之道 明確活動主題之后,實踐團便聯系到了河南省內的一線鄉村工作人員,他們從自身經歷出發,為團隊成員講述了屬于他們的鄉村振興故事。
內黃縣召中鄉相關負責人,集中為團隊成員講解了怎當地是如何立足于產業優勢,積極響應黨十九大提出“五個振興”的科學論斷:包括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鄉村組織振興。以“五個振興”為目標,制定了明確清晰的鄉村振興任務書與路線圖。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內黃模式。
中牟縣姚家鎮扶貧辦主任講述了具體到鄉鎮的六大幫扶板塊——即教育幫扶,愛心超市,公益崗位,醫療資助,提供技能培訓,興建產業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為鄉村重塑造血工作,才能叫做真正的鄉村振興。
河南省中牟縣的先進個人——田金漢老先生,老先生八十歲高齡,卻依舊精神矍鑠,從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到領銜無籽西瓜種植技術, 老先生雖身居小鎮,卻有家國情懷。早年他用自己的積蓄復刻曹操石鍘,并捐給博物館。作為六個項目的傳承人,雖已八十高齡,他仍活躍在中牟建設第一線,為扶貧建設貢獻著余熱,并在2020年成為中牟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老先生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這塊他所熱愛的土地。
在實踐后期,團隊成員共同觀看學習了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農業農村部聯合主辦的“鄉村振興人物榜”活動。將視野投向全國,去了解那些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最后實踐隊員積極發言,暢談自己在本次實踐中的收獲和感悟。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在為期五天的實踐調研活動中,實踐隊員們從規劃實踐計劃,設計發放調查問卷,到走訪河南省鄭州市下轄鄉村,最終到線上積極發言,講述內心感悟。從線下到線上,由表及里,真真切切感受大美鄉村的每一絲變化。只有勤于學習、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學的知識,所見的事物內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見解,才能真正融會貫通,充分實現自身價值。
雖然實踐調研的時間并不算長,但每一天都過的充實而有意義。深處象牙塔中的我們,第一次將自己的目光投向那經常被我們忽視的一方世界。實踐雖已結束,但鄉村振興卻仍在路上。時代大潮奔涌向前,作為青年一代的我們,也應傳承老一輩的奉獻精神,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共同筑起屬于我們民族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