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了就業越來越難嗎?
我認為不是大學生就業越來越難,而是大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越來越挑剔,我從1985年到1990年五年多的時間就在一個縣城的人事局分配畢業生,那時的畢業生拿著報到證到人事部門分配工作,分到哪里就到哪里工作,他們拿著分配介紹信高興的就去工作單位了,有在縣直部門的,有去企業的,也有去鄉鎮站所的。
只要分配了工作,他們都覺得非常滿足,努力地去工作了,認為不合適最后二次進行分配的,也就那么幾個人,有的還真是有個人原因。有的人結婚了兩地生活,最起碼還得三年以后才具備調轉的資格。剛參加工作的時候,這些畢業生基本也就是維持自己的生活,工資幾十塊錢,沒有誰嫌自己掙的工資少,也沒有誰說自己的工作太辛苦,都是盼著早日轉正。
國家不包分配以后,給大學畢業生就業選擇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對那些有能力有水平,有專業知識的大學畢業生,提供了展示他們才華的廣闊天地,正是這些大學畢業生積極的工作,推動了經濟的發展,為祖國的強盛貢獻了力量。
他們的經濟收入也有了幾倍,十幾倍甚至更多的增長。人才的自由流動,為他們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廣闊天地,他們尋求自己工作的最好條件,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方面,是積極的一面,但是近年來有的大學畢業生不能正確地面對自己,正確地面對社會,過高的估計自己,過高地提出工資要求和福利待遇,比如說有的大學生看到人家名校的大學生一出校門工資就一萬兩萬,自己少于這個數也不干,就不知道衡量一下自己有多大的本領?有多大的講價資本。
有的大學生怕苦怕累,看到艱苦的崗位就往回退,還口口聲聲說就業難,農民工都可以沒有簽訂合同,就敢到打工的地點去。大學生滿肚子的知識為什么就不能就業呢?不就是要求過高嗎?降格以求才是目前大學生就業的焦點,有些大學畢業生想一步登天,不能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如果有人有興趣,分析一下已經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再分析一下尚未就業長期徘徊在社會上的畢業生,就會明顯地感到,他們是挑肥揀瘦而不是就業難,在當前的特殊時期,每一個尚未就業的大學生,必須正確地對待自己,過高的估計自己都是就業失敗的原因。
除了大學生本身的原因以外,家長們的原因也不可推卸,有些家長明知道自己的孩子學習差,還要讓他們多花錢去讀三本四本,圖的就是一個好名聲。但是在就業的面前就現了原形,有的學校讀不讀關系都不大,因為那些學校在社會上名聲狼藉,如果有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是那塊料,先期考技工學校等學一些手藝、學習一些技能也使他們很快就能夠就業,而且有些短缺崗位的技工學校畢業生,他們的工資水平并不比大學生工資少。
還有的家長,在自己的子女讀大學的時候,不注重選擇合理的容易就業的專業,只是認為能考上大學就行,這是一大部分家長的最大誤區,書念了,錢花了。結果找工作的時候傻眼了!從現在起,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每一位未來大學生家長,都應當在孩子上大學之前就考慮到他的就業,對他所學的專業進行詳細分析,這樣孩子畢業以后在就業的過程當中才能比較順利,特別是農村沒有文化的家長,你沒有文化不要緊,你的親戚朋友肯定有明白人,找找他們幫忙可能會讓你受益不淺。
以上我說的這些話可能對有些人不中聽,但是忠言逆耳利于行,這都是社會實踐的體會和結果,如果你真聽了會有用的,而且我也不怕別人噴,不怕別人不滿意。有人能引起重視,能更好的就業,我就沒白說一回。
時間:2020-10-16 作者:大學生熱點網 來源:大學生熱點網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