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蘇菲
新農村建設,緊挨祠堂隔壁的一間房子改成了圖書室,房子原本是辦喜事時候供人們籌備,平時休息娛樂閑聊用的,這倒是最近家鄉出現的新鮮事。一部分是新書,大部分是村民自發捐贈出來的家里舊書。春節一天空閑,一時興起,去圖書室轉了轉。
新春佳節,孩子們放假在家,圖書室比較人多,據說平時農忙,沒有那么熱鬧,書的大部分是小說,也有一些漫畫,一些孩子們用過的課本和一些農用科普以及一些風俗習慣讀物,粗略瀏覽了一下,覺得都是一些休閑讀物,隨手拿起一本有點發黃、看樣子有些年代的《十萬個為什么》翻了翻,稍稍坐了坐。
坐下不久,進來一個大約十五六歲清秀的剪著短發小姑娘,因為平時比較少回家,孩子們又在學校讀書,家鄉一些年輕的孩子們都比較陌生,見小姑娘進來徑直從書架上拿起一本《蘇菲的世界》的小說,對我打了聲招呼“大哥,新年好”,就近坐在我旁邊看了起來。原來按輩分我還得叫她姑姑,家鄉習慣,輩分高年紀小的族人要降低自己輩分跟后輩們一樣叫年紀大輩分低的族人“大哥”。
想不到家鄉小圖書室還有這種哲學書,剛才沒有特別注意,大概小姑娘前幾天一直在看這本書才這么熟悉,徑直找到拿起來。“你對這種哲學小說感興趣嗎?”,見小姑娘聚精會神低頭看書,本來不想打擾她,但突然好奇想了解一下年輕學生們的愛好,尤其是恰如《蘇菲的世界》的主角蘇菲一樣年紀,充滿好奇心又活力十足的小姑娘。小姑娘微笑著點點頭,“想了解一下哲學,老師推薦這本書作為啟蒙讀物。”,原來,小姑娘是市里中學高二的學生。“知道什么是哲學嗎?”,其實,我對哲學的認識也是很有限,停留在大學時候學的那一點基礎知識。“哲學是個伊甸園,是對事物從無到有發展規律的認識。”小姑娘輕巧的回答讓我大吃了一驚,相對于她的年齡,很有見解。我宛如又看見了一個蘇菲,一個鄉村蘇菲。
一個鄉村蘇菲。學著《蘇菲的世界》,我嘗試著跟家鄉鄉村蘇菲對話。“知道為什么英語Philosophy翻譯成‘哲學’嗎?哲學一詞,是十九世紀日本翻譯西方科學時候,把英語Philosophy用漢字翻譯成為"哲學",中文把漢字直接從日本引用過來,詞源Philo希臘語是“愛”的意思,而詞源sophy希臘語是“智慧”的意思,philosophy 意思就是“愛智慧、追求真理”,《蘇菲的世界》,這個小女孩的名字“蘇菲”,蘇菲雖然是主人翁,意思卻是智慧,《蘇菲的世界》,可以說就是《智慧的世界》。”。“那樣啊,很有趣。”小姑娘瞪大眼睛,聽得入迷,惟妙惟肖活脫脫的一個鄉村蘇菲。
看著眼前這個可愛的活脫脫的家鄉鄉村蘇菲,仿佛看到一個夢的世界,追夢的世界。突然又想起了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中說,“智慧是人類的固有存在,愛是美的表現形式。”,夢是智慧的翅膀,愛是美的源泉。在希臘語里,Philo是人們喜悅之愛,也就是儒家說的“仁者愛人”,佛家說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為懷的愛,一種追求的喜悅的 “愛”,而不是狹隘的“愛”,狹隘的“愛”,在希臘語里,是另外一個詞Eros(情愛)。愛是慈悲,是美的表現形式,愛知識,愛他人,讓世界充滿愛,是最美的景色。遇見家鄉鄉村蘇菲的機緣,隨性想起了哲學智慧與美,我本來就沒有什么哲學知識,不敢班門弄斧,只是想告訴家鄉鄉村蘇菲小女孩,哲學很貼近我們的現實生活,日常生活每天都需要智慧,需要運用哲學方法去處理日常問題。家鄉鄉村蘇菲小女孩很有悟性,回報我一個燦爛的笑容,“我知道了,愛知識,愛生活。”。
家鄉鄉村蘇菲小女孩今年讀高二,明年高考,她那燦爛的笑容如家鄉池塘邊的桃花,綻放在初春的季節里,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怒放在一個蘇菲(智慧)的世界里。
時間:2021-03-09 作者:大學生熱點網 來源:大學生熱點網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