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畫筆相伴生活必然多彩
孫子孫女放寒假已近半個多月了,放假后,其父母征得了她們同意后,報了好幾個興趣班:閱讀寫作、編程、繪畫、英語、舞蹈等。年前孫輩們馬不停蹄奔走于各種興趣培訓班,且興致高漲、樂學不倦。這讓我們感到非常高興和寬慰。
小年的前一天晚上,當我料理完家務,坐下來準備休息。孫女就捧著在美術培訓班里剛發下來的繪畫作業給我看。緊接著孫子也嚷著要拿畫給爺爺看,并告知:這是她們一個學期的全部作業。無需質疑,他們是要向我這個曾經當過美術老師的爺爺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
我饒有興趣地仔細翻看著他們的每一張繪畫作品。其中有線描、彩鉛、水彩,還有丙烯畫、綜合材料等繪制的畫作。表現的主要對象是動物、植物、靜物、風景、圖案等豐富內容?吹贸鰜,每一幅畫都傾住了他們滿腔的熱情和功力。他們用線條、色彩、形象等繪畫構成元素,表達和宣泄著自己的情感和夙愿。直觀反映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平時我在微信里經常會看到他們培訓班畫的作業,對他們只有初步的了解。然而今天,當他們將一個學期的作業。展現在我的眼前時,還真讓我感到目不暇接、兩眼放光、內心激動、溢于言表。
11歲的孫女的繪畫,清新工整、明快整潔。尤其是她的線描畫精雕細刻,筆力起承轉合、有粗有細、構成疏密得當、形式感強,線條行云流水。顯示出內心的沉穩,表現的熟練和對畫面恰當的調控能力;他畫的丙烯畫色彩清麗靈動,圖案畫彩色艷而不俗,彩鉛畫輕巧別致。見畫如見人,整個感覺:畫面清雅秀麗、光彩照人。
孫子雖然只有八歲,但人小心大,有時還會別出心裁,不按常規出牌,常常在老師給的范畫基礎上,有所改動或者是刪減添加。用筆用色收放自如,粗中有細。有的想法做法盡管顯得幼稚,表現稚拙,但在構成和處理上,醞釀多時、成竹在胸,表現上隨心所欲,顯示出小男子漢敢作敢為的個性和童趣。
繪畫作為一種直觀形象的情緒情感表達的載體,能讓孩子實現被看見的能切身感受的需要,孩子有時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通過繪畫卻可以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這也是孩子們之所以喜歡繪畫的原因之一。
有關專家調查研究發現:許多醫生、科學家、建筑師和畫家的成才之路卻常與兒時愛畫畫有著密切的聯系。這是因為兒童美術最大的特點就是發展了她們的創造性思維。在兒童時期通過美術活動培養這種素質是非常有利的,為兒童今后的成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美術活動除了可發展少兒創造性思維外,還可以豐富她們的情感體驗,培養敏銳的觀察力、靈活的動手能力和初步的審美能力。一旦形成了這種能力。就可以促進其他方面的學習,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錢學森曾說過:“一個有科學創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學知識,還要有文化藝術修養”。法國作家福樓拜也說過:“科學與藝術在山腳下分手,在山頂上會合”。因此,不管孩子是否有美術天才,也不管孩子長大后當不當畫家,鼓勵少兒參加美術活動,通過活動發展她們的智力和能力,無論對孩子的今天還是明天都有好處。有畫筆伴隨的童年,必然充滿陽光,這是我看過孫輩們的繪畫作業后的感受。
在朋友和家人概念中,我這個科班出身,曾經培養過眾多藝考生的美術老師,大概率應該是一個現成的優秀少兒繪畫輔導老師。還需要花錢找外面的培訓班學畫嗎?道理還真不能這樣推斷。一個好的大學老師不一定是一個稱職的中學老師,一個優秀的中學老師,也不一定能勝任小學的教學。因為他所施教的對象不同,就有不同的教學體系、教學要求和特點。我以為這一點以學歷、地位無關。如果要硬上弓,則可能誤人子弟。
前一些年,我也作過有關的嘗試。兒子為孫輩添置了不少美術學習的相關工具材料,我滿腔熱情的給孫輩講課、指導練習,習慣了用專業術語講課的我,無法與孩子們默契配合溝通,我盡管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他們往往不得要領,興趣索然。當然還有就是親情所致,講話缺乏約束力和威信,有時甚至出現南轅北轍的尷尬現象,之后自然就不了了之了。
兒童繪畫。與成人繪畫、純基礎繪畫不同。需要熟悉兒童的生理、心理特征,運用兒童聽得懂、能接受、有親和力的溝通交流對話語言,還應有適合兒童繪畫特定的環境氛圍。加入一個正規的、有一定社會聲譽的少兒美術培訓班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
時間:2021-02-08 作者:大學生熱點網 來源:大學生熱點網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