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心理問題
大學生在生理上已經是成年人或接近成年,按理說應該有能力獨自處理各種問題,但實際上很多大學生的心理并不成熟,甚至還有點幼稚,因而還存在許多青春期的心理問題。
大學時期是青少年走出家庭,開始獨立生活的過渡過程,在這個過渡期,大學生往往面臨著很多問題。受人際關系不良、經濟困難、失戀、學業受挫等問題的影響,大學生很容易形成心理障礙。
我國大學生中25%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而由于心理問題退、休學的人數約占總退、休學人數的一半。這不得不讓教育者們對大學生青春期心理問題更加關注。大學生心理障礙產生的主要原因有:難以適應生活環境的轉變;學習與競爭壓力造成心理負擔過重;人際關系失調造成社交障礙;理想、目標落空造成內心困惑;情感受挫促成心靈苦悶等。
對這些問題,處于青春期尾端的大學生應該如何應對呢?心理專家給出了以下建議:
1、剛入學的大學生要順利度過生活環境的轉變期,應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個機會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獨立工作的能力。
2、大學生應該認識到考上大學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勝利,今后的路還很長。從一進校門起,新的競爭又宣告開始,大家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線上。因此大學生在入學短暫的興奮之后就應當及時冷靜、認真地分析利弊,正確認識自我,踏踏實實走自己的路。
3、消除社交障礙主要是學會正確評價自己,增加自信,消除自卑和恐懼。否則,對自己的神態舉止特別敏感,生怕在別人面前出丑、失態,反而使自己在別人面前感到異常緊張。社交障礙是一種恐懼心理的自我加強過程。惡性循環一旦形成,恐懼愈演愈烈,最后嚴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有這種問題的同學要大膽一些,多參加集體活動,并敢于拋頭露面。
4、正確處理戀愛與學業的關系,對于單相思和失戀者,要認識到戀愛是以雙方自愿為原則的,要及時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
大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獨立生活的能力,面對這些問題應該及時作出調整。在對這些問題的處理過程中,大學生應該學會獨立生活的能力,處理這些問題的過程,也是大學生心理不斷走向成熟的過程,是大學生由青春期向成年期過渡的過程。
時間:2020-03-30 作者:大學生熱點網 來源:大學生熱點網 關注: